超预期准备
华为公司在早期拓展海外市场的时候,无法获知客户的需求,甚至连客户的面都见不到。所以华为的业务人员倍加珍惜每一次跟客户见面的机会,私底下做足了功课。华为的业务人员找了一个既不惊动客户,又能了解他们需求的方法。
怎么做的呢?就是去托人买那些已经过期的标书,或者流标的标书。过期的标书会显示客户以前的需求。这样就可以通过分析,客户现在会有什么需求。有了这个分析结果,华为的业务人员就有了交流的底气。正是因为华为有了这样私底下死磕用户需求的精神,每一次都是超出预期的准备工作,让华为成为了享誉全球的电信巨头。
华为的案例带给我们两个重要启示:
第一,面对客户的需求,你“有什么”不重要,“客户感兴趣的”才重要。按照客户的兴趣点提供超预期的信息,把自己变成一个服务者,是跟客户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一步。
第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提升用户对你的预期,也能拉近双方的距离,增进信任关系。一家小公司去拜访客户,精准把握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落落大方的市场人员这就是超预期。
按照客户的兴趣点,提供超出预期的解决方案,让每一次的沟通交流变得卓有成效。什么是超出预期的解决方案?
很多公司都有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的业务需求。对于企业规模不大的公司,如果单独招聘一个专职人员来做,从投产比的角度来看很不划算。这时候找外部兼职的人来做,就成了相对经济实惠的选择。
对于兼职人员来说,如果没有现成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就需要试稿。企业预期内的解决方案是:兼职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提供一两篇样稿,证明自己能力的同时还能试探企业的真实诉求。
超出预期的解决方案应该是这样的:在确认企业需求的前提下,做好相应的市场调研、竞品分析,提出企业内容建设的整体方向,并按照此方向提供一两篇样稿,告诉企业应该怎样做。
这两种解决方案的竞争维度完全不同。预期内的方案是兼职人员之间竞争,在比稿的范畴;超预期的方案是商业顾问的维度,虽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会很多,但也拥有了更高的议价权。
这里不是说超预期的方案一定就好,而是在你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超预期的准备就是唯一可以叩开客户大门,建立成交机会的关键。
除了做客户,平时工作中开会沟通、工作汇报等,但凡是跟同事打交道,展现自我工作价值的场合如果能做到超预期准备,你一定会脱颖而出。开会时,提前就讨论议题准备好自己的结论;汇报时,用详尽的图表让工作成绩看起来一目了热。这些都是超预期准备。
超预期准备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用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我相信,天道酬勤!
本文作者:潘德成
发布时间:2021-09-25 08:13:00
本文链接:https://www.pandecheng.com/articles/202109/146.html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CN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和作者深入探讨一下,请添加作者个人微信,添加请备注“博客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