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成

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对沿途遇到的问题有狩猎般的决心和精确

发布于2021-09-18 17:12:04

01 对沿途遇到的问题有狩猎般的决心和精确。这句话是在得到APP上看到的,出自于《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本书的作者吴琦。这句话的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所有做事的人都在一个问题森林里面狩猎,一直在发现问题、追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连绵不绝的循环中,没有一招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结论。这给我们的教育是:面对具体问题,不要贸然给出一个结论,然后就停止深究的步伐。只有不断揪出问题、不断追问,才能看到更多的真相和可能,绝不在某个结论上停步不前。

02 段落式输出自己的想法。“人到中年不如狗”,这是网络上描述中年人生活状态的话,特别扎心,说出了中年人当下的无奈。过了35岁,你会切身感受到你的时间压根就不属于你,还要去考虑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偶有偏颇就会爆发家庭矛盾。持续性的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对于工作生活会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这个时候就要改变下自己的写作方式,不在祈求长篇大论式的写作,可以像写微博那样,越短越好。能达到倒逼自己思考、结构话的输出就好,不追求篇幅。

03 阻碍我们看清事物真面目的不是未知,而是已知。未知的东西,天然的会让人感到恐惧和不安,也是我们做决策时犹豫不决的根本原因。已知的东西,是我们自信的源泉,是我们深信不疑的决策基础。人类的老祖先通过把未知变成已知来规避对未知的恐惧。他们不清楚为什么会打雷下雨,是未知,是恐惧的,所以就幻想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掌控着一切,所以就有了神,从而把未知变成了已知。这样做虽然避免了恐惧,给无法理解的未知一个确定的“已知”,这个“已知”同时也成为了人类进步的绊脚石,它阻碍我们看清事实真相。

04 信息影响决策,必须搭建自己的靠谱信息渠道。随着互联网大厂信息流产品的流行,用户越来越习惯阅读机器算法推荐过来的信息,省时又省力,并且随着用户使用频率的增加,算法推荐的内容也会越来越精准。我通过自己的个人使用经验来看,在当下阶段,算法推荐的东西只能作为辅助,想要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还是要搭建自己的信息通道!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共分为四大部分:传播者、接受者、媒介和信息。这四个角色组成了信息传播的完成链条,缺一不可。在阅读网上的信息时,我们是信息的接受者。作为接受者,要想提高信息素养,必须要认准可靠的传播者、选择适合的信息媒介、甄别信息的价值。如何构建自己的信息通道:1.认准可靠的传播者。2.选择适合的信息媒介。3.学会甄别信息的价值。